華西位于江蘇省江陰縣,面積僅占中國版圖的千萬分之一,卻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被稱為“天下第一村”。進入華西村參觀一眼便見那投資1.2億元,高98米,7級17層的“華西金塔”,它是集餐飲、娛樂、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大樓,而特別是那江澤民書記視察華西村,在15樓題寫了“華西金塔”四個字,極大地鼓舞了華西人。站在15樓觀光臺,可以一覽華西村全景:華西北面,砂山、龜山緊依長江,華西村在這江山環抱之中。南面一排排數百座的三層別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帶車庫,全村350戶人家基本上就住在這里,其每戶內部裝潢富麗而豪華。華西人這樣形容自己:“遠看華西像林園,近看華西像公園,細看華西農民生活在幸福的樂園”。現在華西村資產最少的人家也在100萬元以上。已經實現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報”、“購有商”、“玩有場”、“餐有供”、“行有車”。華西人自豪地說:“吃糧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飯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燒”、“通訊不用跑”、“冷熱不用愁”、“雨天不用傘”。溝通全村的蜿蜒長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頤和園。參觀完華西村,我想了好多,華西有今天,其奧秘究竟在哪里,值得總結的太多,我想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吳仁寶帶領華西村的干部群眾把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性與因地制宜發展的創造性高度統一,40多年來,他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唯書,不唯上,從本村實際出發,用科學的態度、獨特的理念、創新的思路,引導華西的改革和發展,表現出了共產黨員敢為人先、敢于超越的創新勇氣。華西村搞“一村兩制”,村民既可以搞集體,也可以從事個體,但干部不得搞“一家兩制”,更不允許搞“一人兩制”。華西村走出了一條以集體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經濟發展新路子。華西人堅持實事求是的堅定性令人嘆服。
二是堅持制度創新。他們從華西實際出發,制定了一整套具有華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創造性地提出了“企業合作制、廠長負責制、經理監管制、工代議事制”,對員工實行“首位高工資、末位淘汰制、違章辭退制”。在分配機制上,他堅持“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吳仁寶認為,農民辦企業要發展,要壯大,只能靠自我積累,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吳仁寶創造性地提出“一分五統”(即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干部統一使用、勞動力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的發展建設大華西的新舉措,這些創新理念和舉措,吸引了大批有識之士,來這里創業,使華西村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華西經濟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三是堅持科學發展。華西村始終把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放在首位,構建和諧、文明、宜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華西村從創業初期開始,一直把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貫穿始終,成為全國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第一個村莊。華西村提出要倡導綠色文明,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追求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先后投資數億元,綜合治理工業區環境,使工廠變成了花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目前,華西村已基本實現了“三廢”資源化管理,對高爐、電爐、軋鋼生產的煤氣、工業廢水等進行分類安置,實行綜合利用。還投資近1000萬元美化生活區,全村的綠化覆蓋率超過40%,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村”。
四是堅持兩手抓。“物質精神雙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吳仁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讓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目前,華西村里有書場、球場、溜冰場,有歌廳、舞廳、影劇院,各種文化娛樂設施配套齊全,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村上下始終保持勤于開拓、勇于創新、不甘守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
五是堅持先富幫后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吳仁寶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步伐,將周邊16個村納入華西共同發展。如今,華西的面積已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1533人擴大到3萬余人。如今的大華西,路變、河變、橋變、房變、人變。實現了“基本生活包,老殘有依靠,就業促勤勞,小康步步高”。1000多戶周邊村村民高高興興地遷進了華西村為他們新建的別墅和公寓房。 周邊村民看到了希望,干部增強了信心。在大華西建設中,無論是建房筑路,還是移墳遷墓,周邊村的老百姓無一怨言,一呼百應。
六是堅持德孝為先。華西村人重“孝”。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電熱毯剛面世,吳仁寶和村干部就把它鋪到了華西老人的床上:每年村里生產的瓜果蔬菜要讓老人先嘗鮮;看戲老人坐前排,看電影老人坐中間。從1979年起,華西村就逐步探索農村養老制度,目前凡年滿55歲的婦女和60歲以上的男子,每月都能領到村里發的退休金。華西村還規定,家中如有老人活到100歲,獎勵所有直系親屬每人一萬元,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敬、老有所樂。華西的老人們都說,“兒好,女好,不如華西好”“凡到華西工作的,就是華西人”。他們非常關心外地來華西工作的人,不準稱他們“打工仔”、“打工妹”。在政治上、經濟上把外來職工與華西人同等對待。這也許是華西人氣汪,事業興的一個重要方面。
這些都值得我們在公司發展上,做大做強公司,值得認真學習借鑒。更值得我個人在工作學習生活和做人上認真思考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