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學完《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這本書的時候,如獲至寶、百讀不厭,書里字字醍醐灌頂映入眼簾,句句鏗鏘有力浸潤心田,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是一本提神醒腦的“營養劑”,補短找差的“口袋書”,時刻提醒我們作為一名黨員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的新征程上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不斷書寫崗位工作嶄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黨和國家對勞動者的高度重視和無限關懷,讓我們真正感悟到勞動創造了一切,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灌西鹽場至今已走過一百多個年頭,在這期間有過無數個勞動者曾經在我們淮鹽建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積聚智慧、付諸行動、付諸汗水。從最初的“鹽農”到“鹽工”再到產業工人進而推動由“工”到“匠”的轉變,無不讓國企擔當的淮鹽工作者在默默堅守平凡崗位的同時感受到勤奮勞作的價值體現。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有人曾說,人生有三苦,曬鹽、打鐵、磨豆腐。曬鹽被排在了第一位,在日曬鹽灘頭,讓我們看到了鹽場人不服輸的韌勁,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勞動模范們的身上顯現得淋漓盡致,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頭頂烈日、夏戰“三伏”,身迎寒風、冬斗“三九”,一次又一次地在逆境中發揮“兵頭將尾”的作用,引領著鹽場新人前赴后繼、奮勇拼搏,才有了更多后人的歲月靜好。
勞模不是一“勞”即可成“?!?,靠得不是“先天”的稟賦,而是“后天”的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對勞動的熱愛融入樸實無華的企業建設當中,化作一朵朵浪花,匯成一條奔騰的浩蕩之河。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與發展先進制造業、培養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相關的內容。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企業實施的“一星三制”工作機制打通了我們青年職工成長成才的通道,“一中心三基地”立體培訓讓我們的技能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勞模創新工作室”引領我們更多的人參與到了改革創新發展的“快車道”。以工投集團“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的戰略部署,灌西各產業板塊的轉型升級、科技改革的日新月異,讓產業工人、技能人才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舞臺。產鹽模式由人工到機械化再到智能化的轉變過程中,讓我們的勞模工匠感到自豪的是在不斷學習探索中主動向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轉型升級,以設備智能化創新為支撐,拓寬科研課題,將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不斷在養殖、產鹽等各種創新改革難題進行研究攻關,爭做新時代產業工人,以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新時代需要偉大的勞動精神,新時代的舞臺上,每個平凡的勞動者都是主角。勞模是勞動者的杰出代表,灌西各個時期的勞模有很多,他們承載著公司全體職工的精神寄托和人生信仰。勞模的每一個事跡都是有生命的,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要將勞模鑄就的精神一棒棒接力傳承下去,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一行,化平凡為超越,以實際行動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謳歌勞動創造,為譜寫新時代嶄新詩篇不懈奮斗。(許東彥)